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强调,医院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传染病防控体系,以确保其不成为传染病扩散的高风险区域。
5月21日,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、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接受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的专访时指出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启示。他表示,医院需要建立更为高效的传染病防控系统,以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。“陈仲强:建立防控机制避免医院交叉感染,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派遣医疗团队驰援湖北,接管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,收治23名危重患者;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发热门诊至5月7日共接诊2600余名发热病人,收治和排查疑似患者56人,并将1例疑似病例转至定点医院。在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。”陈仲强指出,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仍在研发阶段,应该建立一套适应当前形势、面向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有效机制。在控制整体输入和防止内部反弹的防疫机制下,必须制定更加具体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个体情况的防控方案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力强,目前大型三级医院基本上都面临超负荷运转。在人员密集、流动性大、来源追踪复杂等环境下,这对疫情防控极为不利。陈仲强指出,需要调整医院目前的诊疗方式,制定专门针对医院的、安全有效、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举措,以避免人员来往时发生交叉感染。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,建立医院安全有效、常态化的防护措施?陈仲强建议集中注意三个要点:首先是减少患者密集度,其次是严格执行内部防控措施,最后是对高风险区域如急诊室,需进一步加强规划。陈仲强补充解释道,为了缓解大型三级医院患者密集就医的压力,减轻拥挤的医院环境,避免患者在医院挂号、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,可以采用线上咨询的方式,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病或轻症的患者。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就诊人数,减少陪同就诊和探视的人数,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,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医疗与互联网的融合,推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。据了解,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,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预约诊疗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。2月6日,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启动了免费的线上健康咨询服务。此次服务涉及26个科室,150名医生参与了健康咨询工作,同时有10名药师提供线上用药指导。截止到目前,共提供了3556人次的各类咨询服务,使其成为北京首批提供抗疫免费咨询的医院之一。除了预约诊疗,预检分诊制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,特别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。陈仲强说。自1月26日起至今,为了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并防止医疗机构内发生交叉感染,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遵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等相关规定,在门诊的各个入口、诊区和诊室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病毒的甄别、检查和分流安排,以确保医院内部患者、陪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。
促进急诊室规范化管理
医院急诊室的空间有限,导致难以有效隔离病人,容易引发交叉感染,构成疫情防控的高风险区域。陈仲强提到,对医院内部局部进行合理调整,例如在急诊室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上,可以将急诊室与其他科室分开,让患者能够在一个区域内完成大部分检查。必须缩短患者在急诊室的等待时间,快速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科室,以减少感染传播的可能性。陈仲强指出,引入远程诊疗、促进互联网医院发展、改造医院急诊室,将带来一系列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增加,同时也需要考虑医院可持续发展等问题,因此需要医保政策的支持。他强调说:“医院的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,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,不能让其变成最危险的地方。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,包括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等方面。唯有如此,才能确保前来就诊的患者安全无虞,并有效地防控疫情。重生